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46,371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5316389
薔薇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崩裂的自我內心讀白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百歲感言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無感症候群
作者:
薔薇
日期: 2017.05.30 天氣:
心情:
既然我們大多數人都處於連自己的生存之道都無法自己決定的狀況下,包括「喜」「惡」在內,各種乍看之下自己選擇的情感,其實絕大部分可能都不是自己真正的喜惡。簡單來說,我們可能自以為做出選擇,但那其實還是「屬於別人的喜惡」。
其實試著回溯自己的成長過程,就會知道造成上述結果的原因是什麼。首先,孩童時期的我們,在父母的價值觀中發展思考,可說處於被父母洗腦的狀況下。無論動作、詞彙、言行舉止、對事物的思考方式、接觸人事物的態度……都會受到父母影響。尤其是最近的父母總急著提早給孩子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孩子本身的思考判斷能力就這樣變得越來越淺薄。
這不但影響我們對善惡的判斷,長遠來說,也會影響到與他人之間的人際關係。繼父母之後,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又會如何影響我們的喜惡呢?學校同學、鄰居好友、公司同事……這些人對你的印象是什麼?他們帶著心目中對你的印象與你相處,而你為了回應這些印象,也會下意識地扮演某種「形象」。
舉例來說,如果大家都認為你是個喜歡吃咖哩飯的人,你甚至有可能因此真的愛上吃咖哩飯。就像這樣,我們的「喜」「惡」不是自己的,而是別人創造出來的,或是環境創造出來的,而你只是試圖活出那種形象。
說得更清楚一點,你只是努力扮演著周遭為你創造的「角色」,依據這個角色的喜惡而活。所以才會有人總覺得活得好累,總覺得活得有氣無力,總覺得人生無法過得隨心所欲……
尤其現在的年輕世代,因為本性溫和,從小到大只要盡可能扮演周遭眼中的「好人」,就能過得無風無浪。等到過青春期,到了該被稱為「成人」的階段才發現,過去那個回應周遭期待而活的自己,與本質的自己落差太大,因而痛苦不堪。於是,有不少人突然做出令周遭跌破眼鏡的極端舉動。
並非完全沒有自己的情感。情感本身是有的,只是下意識地認為不能表現出來,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壓抑。因此,現代人往往很難學會如何表達情感。
這不是某個個人的錯,或許只是說明了以學校教育為中心的社會系統,長久下來是如何製造出壓抑情感而生的人類。只能壓抑自己的情感,扮演周遭強加在自己身上的角色……在這兩種壓力之下感覺逐漸麻痺,環境使我們罹患無法坦然感受的「無感症」。
自己的感覺麻痺了,也找不出真正喜歡的事情是什麼,更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以我的實際經驗來說,那些說著「我喜歡那個」「我想做這個」的人,大多不曾付諸行動,或者幾乎不會立刻採取行動。
我很喜歡音樂(尤其是西洋音樂),看過許多搖滾音樂人的人生百態,也做過不少調查。幾乎所有成功的音樂人,都在一股廢寢忘食的衝動下做音樂,如果不用音樂表現自己就會活不下去。正因他們懷有這樣的緊張感與急迫感,才會選擇踏上音樂人的生存之道。
或許不需要那麼嚴格的自律思考,不過只要是真正喜歡的事,也有值得去做的動機,自然就會採取行動。
社會上明明已經量產出這麼多「無感症患者」,世間的潮流卻還是強推這些概念:「人不能沒有喜歡的事」「人不能沒有想做的事」「如果沒有想成為的目標就是不正常」。
在這些大道理的疲勞轟炸下,聽的人也會受不了。因為他們根本是無感症,沒有自己的感覺,怎麼可能輕易找到喜歡、想做的事或想成為的目標。所以大家都很痛苦,都在掙扎,摸索著想要找尋自我。對這樣的人,我總是告訴他們不用勉強自己,不用刻意製造出自己喜歡的事也沒關係。這並不是勸人放棄的意思,因為事物都有優先順序,在朝什麼目標邁進之前,還有應該先做的事。
標籤:
瀏覽次數:
354
人氣指數:
4054
累積鼓勵:
185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2
1
崩裂的自我內心讀白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百歲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