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性肌膚已成了現代流行病,皮膚的變化受內分泌、環境、飲食種類、情緒、氣候、空氣....等影響。其中又以敏感、過敏常被人混淆,敏感與過敏外觀類似,但臨床症狀卻又大不相同。 敏感皮膚是一種慢性反應,所謂「慢性反應」,是有刺激原,例如空氣、壓力、內分泌等等,而出現刺痛、緊繃、脫皮現象;而過敏性皮膚是屬於「急性反應」,是有過敏原受刺激所致,如花粉、塵垢、食用海鮮等造成身上紅腫、發癢或猛打噴涕的症狀。 ■先天型 受基因的影響,造成先天的遺傳性敏感膚質,亦即皮層變薄,使得真皮乳頭層脆弱得血管明顯易見。常常出現臉部潮紅,是微血管網擴張的緣故。 ■後天型 受後天環境因素、個人生活飲食習慣、保養不當、氣候、空氣品質....等所造成。而這些外在因素分析如下: 1. 環境因素: 化學物/酸:腐蝕作用。鹼:燃燒作用。 藥物性/含鉛、汞之藥品。 2. 生活習慣: 睡眠、壓力(影響內分泌)、緊張。 3. 飲食: 刺激性,如煙、酒。 4. 保養品: 鹼性物質或是有機溶劑(含碳物質、丙酮、酒精)的直接侵害,或是過度磨擦,如過度的去角質、按摩。 5. 氣候: 季節轉換、陽光、風雪等,空氣中溼度與溫度的改變。春夏溫度較高、秋冬較低。 6. 空氣品質:酸性污染。 7. 熱源: 熱爐、高熱環境等。熱是使微血管擴張最快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