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36155
 阿彌陀佛-行德慈利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心-是最大的容器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曾經應該po過的好文,再次分享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60年前發生的事
作者: 阿彌陀佛-行德慈利 日期: 2005.09.12  天氣:  心情:
那時,我還沒出世,我媽也沒有.我相信以下文字應該是地球人類歷史上的事實吧! 若有人求證後,為假,歡迎反駁並告知事實真相. 2005.09.12  中國時報

■人間---激動一九四五(一)

楊渡

    一九四五年巨變下的台灣,年頭是日本徵兵,美軍大轟炸;年尾是國軍來臨,開始大接收;年頭是鄉下躲空襲,黑市找食物;年尾是農村偷殺牛,來年沒牛耕。光復時,台灣人夢想出頭天,接收後,風雲變色無法無天。這是一段又鮮活又荒謬,又悲哀又壯烈的歷史。你不能不注視這一年,因為,這是被壓抑五十年之後,台灣唯一的一次,充滿純真的夢想,美麗而混亂的青春!本文透過當時唯一的報紙:台灣新報,從市民生活的觀點,凝視這轉變的瞬間。


    燒夷彈的春天


    一九四五年一月三日,台南醫生吳新榮在日記上寫著:「今晨八時,收音機廣播全島空襲。新年早早,就從空中來拜年。躲於防空壕,聽砲聲隆隆,擔心魚塭與昨日出發去屏東的父親。看來今年又要生活於空襲之下,吾人非活過這一年不可。」


    一月五日,他在日記裡寫著:「前天台灣軍司令部通知壽坤弟及格特別幹部候補生,明朝須至台北報到,故今晚出發。先回漚汪向叔父打招呼,再回將軍向母親道別。母親不忍相離,但亦無法安慰母親。最後向祖先靈位獻香,我告訓壽坤與國卿兩弟:此庭前有三棵相思樹,即象徵我們三兄弟,只要這三棵樹繁茂,吳家便安泰。但在這戰亂時期,生死不可卜,最後生存者非守住家業不可。…‥」


    即使吳新榮是醫生,他的弟弟一樣毫無辦法的送上戰場。


    當年唯一的報紙:《台灣新報》於一月七日刊載著:


    ● 昭和二十年一月七日 《台灣新報》


    「『榮譽之門』勇往直前前奏曲/嘉義市徵兵制」


    【嘉義報導】伴隨著徵兵制的實施,距離送出第一批現役兵的日子越來越接近了。因此,除了透過有關當局的無線電廣播所播放的演講(「接受徵兵檢查的準備與心得」……等)及無線電廣播劇(「入營的前夜」……等)之外,十五日開始在徵兵檢查場的移動展覽以及與部隊派遣來的特別志願兵的軍中生活對談等,也開始開辦。


    一九四五年,日本發動的太平洋戰爭已到了末端,日本兵大量死於戰場,原本被視為次等國民的台灣人只能充當軍伕,如今終於和日本人平起平坐,成為正規軍人。日本殖民政府拚命宣傳它是「榮譽之門」。但台灣人都知道,這是死亡之路。所謂「志願兵」也不是志願的,而是警察了解誰家有壯丁,就發了徵召信,此時不入伍也不行了。


    他們稱之為「榮譽之門」,正是吳新榮一家的生離死別。


    到了年中,情勢更緊急了。台灣在大轟炸之下,鐵道破壞,交通不便,台灣新報曾刊載這一則消息:


    ● 昭和二十年七月十四日《台灣新報》


    「鐵路乘車為非法交易 以『利敵』做出了處罰」


    本島唯一的運輸動脈局鐵,因為使用有限的車輛將所有的力量傾注在軍需輸送上,所以運送旅客的列車變得相當缺乏。一部分現任車站工作人員,利用列車的缺乏,作車票非法買賣等惡劣行為。有鑒於此,鐵路局利用警察當局的協助,來糾正不良風氣。如果有目擊到車站人員的不正當行為,希望能盡早告知鐵路局。今後若有發現不法者,則採取毫不寬恕的揭發方針。阻礙和戰力有直接關係的輸送力的那些不法車站人員或是不法乘客,都當作是合理的利敵者。賭上皇國的盛衰,要徹底的強力執行肅清動作。


    戰爭最後階段的新聞顯得矛盾而有趣。事實上,鐵道的缺乏,不只是因為運送軍需物資,而是因為轟炸,鐵道遭到破壞。此時的台灣怪事叢生,買賣黃牛票只是其中之一。可以買賣的,不止是車票,白米、肉品、蔬菜等,也一樣因為被徵調上戰場而缺乏,黑市興旺。殖民政府稱為「賭上皇國盛衰,也要取締到底」,不是沒有它的道理。


    謝雪紅的夏天


    一九四五這一年春天,謝雪紅和楊克煌一家人在台中頭汴坑鄉下,靠種龍眼、香蕉維生,躲避大轟炸。一九三一年入獄前,謝雪紅和楊克煌戀愛,私下曾有過婚約。但日本政府的肅共大逮捕使他們雙雙入獄。不僅是他們,幾乎所有左翼農民運動、文化運動的領導者都入獄了。楊克煌關了三年出獄後,因生活與家庭的需要,和黃?雀結婚,生了三個孩子。謝雪紅出獄後,楊克煌仍回頭與謝雪紅在一起。雖然未結婚,但一起開店做事,形同夫妻。


    此時楊克煌把正式的妻子黃?雀和三個孩子接來一起住,是為了照顧他們的生活,以免遭到轟炸的戰火。然而日子過得非常辛苦,龍眼和香蕉的收入無法維生。一九四五年六月,剛好簡易保險局在頭汴坑開辦事處,他去應徵職員,終於有了每月三十元的薪水。三十元只夠買幾斤黑市的米,但有總比沒有好。


    這一年春天,他們看見一架美軍飛機很難得的被打了下來(一般命中率很低),機上跳傘逃難的飛行員跑到頭汴坑一帶的山裡。日本軍警出動數千人大舉搜查,一無所獲。但頭汴坑的老百姓都知道這個飛行員的行蹤。他曾去一戶農民家裡比手畫腳,討了年糕,又向另一戶要了食物。當地的保正、甲長、壯丁都被動員了,卻不去協助,躲起來賭博。十多天之後,這個飛行員才因為煮東西冒煙,被日警用望遠鏡看見,終於抓獲。2005.09.12  中國時報


■人間---激動一九四五(二)

楊渡

    然而,美軍飛機也來散發傳單,上面寫了開羅宣言的消息,人們不認識邱吉爾、羅斯福是誰,卻知道日本一戰敗,台灣就要歸還中國了。而且飛機撒下的紙張,質地竟比一般畫報都好,日本的敗亡只是時間長短而已。


    非人間的殺人行為


    到了八月,當原子彈投入廣島的時候,台灣民眾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人們只看見短短的幾行消息:


    ● 昭和二十年八月九日《台灣新報》


    「李金禹公殿下戰死在廣島」


    陸軍中佐李金禹公殿下,過去曾任軍事參謀之職,在廣島執行擊滅敵軍的重要任務。六日在敵軍殘忍且非人道的空襲下戰傷,隔天七日死亡。


    對八月六日廣島原子彈轟炸,日本政府的震驚恐怕大過於認知。八月八日的新聞,終於刊登「敵人以暴虐無道的手段,轟炸中小城市,造成平民、婦人,甚至孩童的大量死亡」。這是「非人間的殺人行為,文化破壞的行為」。當時報紙公佈的死亡統計,有九百六十四名,男性四百四十名,女性五百二十四名。其中,十二歲以下的孩童有二百三十四名。


    然而就在宣佈中將之死的同一天,美軍對長崎的轟炸又來臨了。這是最後的致命的一擊。對講實力的日本軍政府來說,這是一個力量強弱對比的重要關鍵。他們知道這種「新型炸彈」,是日本遠遠比不上的。但軍政府還在作最後的掙扎。他們試圖克服恐懼,發佈這樣的消息:


    ● 昭和二十年八月十五日 《台灣新報》


    「壕溝特別有效 絕對不可裸體──新型炸彈的對應處置」


    敵人在過於焦慮的情況下,使用了非人道且極度殘虐的新型炸彈。但是只要有了正確的因應措施,這就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1、絕對不可以裸體。


    2、熱風即使透過玻璃也會有很強力的影響,可能會因為玻璃的碎片而受傷。因此,窗戶玻璃最好能貼上一層厚的紙或是板子。


    3、敵機多在黃昏時候攻擊,因此要特別注意。


    4、因為奇襲攻擊的傷害很大,還有炸彈威力發揮的時間也很短,所以要有充分的練習,要披上頭巾,只要有像是躲避等的充足對應處置,就不是一件值得害怕的事。


    5、關於最初爆炸時的熱風,一定要找個能遮蔽的地方躲避。


    6、有遮蔽蓋子的防空洞是特別有效的,即使是在中心地帶也是沒有損害的。如果是在沒有蓋子的防空洞裡,則記得要在露在外面的皮膚上蓋上斗篷或是毛巾。


    7、如果無法立即躲入防空洞,則找個能躲避的地方將身體放低並盡快脫離空曠地區。


    8、穿著厚的服裝,盡可能穿著白色的內衣。因為黑色或其他顏色的衣服容易吸收熱而著火。


    9、多數的死者都是被倒塌的房屋壓死或是被火燒死的。


    10、八成的受傷者都是因為被火燒傷,因此一定要記住盡可能的減少皮膚的外露。


    11、雖然有空襲警報,但如果能盡早知道敵機接近就能盡快的進入有遮蔽蓋的防空洞。


    12、雖然無法杜絕燒傷,但可以強化防空洞對於爆炸熱風的功能。


    13、滅火器有時會因為房屋的倒塌而無法使用,因此要將它放置在較不危險的屋外。


    這是一則讓人看了想哭的新聞。


    天可見憐,這一天是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那是日本在歷經了八月六日與九日,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大轟炸之後,所得到的結論。


    那可能真的是無知。真的,對原子彈,對輻射,對後來具有毀滅地球數百次力量的核子彈,當時的知識實在太少了。那時候全日本沒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叫「原子彈」。原子彈會造成什麼後果,炸彈引爆之後會有什麼效應,輻射、熱波、燒灼、燃燒、死亡、病變、細胞變異……。這一切的一切,根本沒有人知道。連轟炸它的美國自己都不知道。


    日本政府仍以意志力,想克服恐懼,想說服民眾,繼續支撐下去。所以這個宣傳的新聞裡寫著:「敵人在過於焦慮的情況下,使用了非人道且極度殘虐的新型炸彈。但是只要有了正確的因應措施,就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因為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這是無用的,更加為當時面臨死亡,卻一無所知的所有人民,所有不知為什麼原因,而死於輻射、熱風、輻射塵等的犧牲者,感到深深的悲憫。


    然而,就在這一天中午,天皇開始廣播,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了。但在此之前,所有人都不知道日本天皇會投降,應對「新型炸彈」的對策,依舊在一知半解,甚至全然無知的情況下,被擬出來了。


    龍山寺的洪水


    日本宣佈投降後,台灣歸還中國。但中國政府還未來接收,台灣社會是什麼樣的面貌呢?


    剛剛開始,人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只是悄悄議論著。後來證實日本投降是真的,欣喜之情悄悄流傳。但還不敢太張揚,因為被殖民政府壓制,怕到骨子裡去了。然而,日本人已經悄悄的變賣東西了。萬華的市場裡,有日軍的用品出售。當時的報紙,稱之為「店的洪水」。


    ● 昭和二十年九月二十二日 《台灣新報》


    「宛如店的洪水」


    一到了夜晚就好像是被上了色彩般的有著朝氣與活力。店與店不斷地接續蜿蜒。在萬華車站到龍山寺這段路間,這些店就代表著新台灣的象徵吧!


    牛、豬、雞、鴨等的肉在店裡販售,高高堆起的肉引起了市民的好奇心。可以想像人們已經褪去了嚴酷戰爭的色彩,激烈戰爭的反動是歷史的逆轉。高聲呼喊的販賣聲及客人的哄笑聲,充分反映出了大家從戰爭生活中解放出的自由。市民的購買力也趕走了煩惱。鮭魚一斤十六圓好嗎?芝麻油四瓶二十八圓可以嗎?牛肉一斤十六圓好嗎?市民們可以買到他們想要的商品。


    在龍山寺的一隅,有露天的賭博場,眼神銳利的男子在擲骰的時候,十圓鈔票就在賭桌上看著你來我往。另外,在小學裡,有五位男子也從襯衫的口袋裡拿出錢混雜著玩。市民總是抱持著必勝必贏的決心,這是因為民族特有的僥倖心理在戰爭結束後更是強烈地被反應出來。


    在賭場的旁邊則是開了一間排列著有古早味的服飾店,三件四百圓。像這樣一舉躍進的人生就宛如走馬燈一樣,是不會再重來一次的。另外,還有兵隊的鞋、軍隊用的衣物,這些都是戰爭後的遺產。新生後的台灣,強而有力的生命力就由龍山寺廣場開始燃燒。和平的戰爭行列就在全台灣一致的步調中持續下去。


    因為沒有戰爭的管制措施,市場開放,各種商品都回來了。黑市也復原了。


    生命太短了,戰爭死亡太慘烈了,人生宛如走馬燈,不會再重來一次。人們需要釋放壓抑五十年的悲哀。


    露天的賭博,沒人管;軍隊用品,拿來變賣。新的生命,開始了。


    這一篇報導,是一九四五年台北龍山寺的素描,也是台灣庶民社會的最佳寫真。


    如果不是這一篇,恐怕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龍山寺附近,會出現一條軍品專賣的街道。原來它是從戰後開始的。這一條軍品專賣街,從戰後賣日本軍用品,到五、六○年代,賣美軍從越戰帶回來的軍用品,那種中古的軍用水壺、軍皮帶、背包、軍大衣、皮靴子、小刀、帽子、上衣……等等。大約每一個成長於六、七十年代的人都無法遺忘那些美軍的大衣、水壺、皮帶吧。(上)

標籤:
瀏覽次數:48    人氣指數:248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心-是最大的容器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曾經應該po過的好文,再次分享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