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821479
 翁志銘﹝櫻木川和何弼﹞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20100101《三思》出版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去買本《三思》吧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三思》─領導是門美學功課
作者: 翁志銘﹝櫻木川和何弼﹞ 日期: 2010.01.03  天氣:  心情:




27:﹝春風效應﹞

其實「領導」是一門美學功課

  

  

  真正深諳領導美學的領導者懂得在不同的「時機」採取不同的因應作為──處在危機時刻,他們能在混亂中建立秩序,且於複雜的狀態中抽絲剝繭後,找出適當的方法對策,引領團體前進;他們就像置身大海狂風巨浪中,親自掌舵的老水手船長,一定能夠帶著夥伴安全返航。若是處在平靜美好的時光裡,一個優秀的企業領導者能夠設定目標,充分授權,信任屬下,讓整個團體發揮出最大的創意和速度;如此一來他所帶領的團體彷彿化身為靈敏的巨漢,在商場中到處攻城掠地;像這樣的領導者,有如一個放風箏的人,緊握著線頭,不斷地放線,讓風箏自由飛向無止境的天空──這種領導方式,彷彿春風拂過,大地一片新綠。

  

  

  從小到大,多數人總是被指導和教導,而非引導或啟發。我們的腦袋裡,被灌輸了許多世俗制式的標準答案,如果我們的作為跨大步走出在一般人看法所認同的範圍時,經常會被拉回來,他們總是說:「那樣不對……那樣不可以……你應該怎樣……你應該如何……。」他們還會不時地緊握住我們的手不放,說:「來,我敎你怎麼做……你一定要像我這樣做……。」無論如何,他們總是不願意放手讓我們用自己的方法去做一件事。

  

  幸好我的父親不是那樣的人,每當我遇到問題,他總是敢大膽地放手,讓我自己去解決問題,然後等到結果出來了,他才問我:「你基於什麼想法來做這件事?」「這樣的結果你有什麼看法?接下來你打算怎麼做?」就算他明知我的作為可能會讓自己受到傷害,他還是會冒險地讓我為所欲為,直到我真的受傷了,他才輕撫著我的傷口,溫暖地問我:「孩子,痛不痛?」這時我經常是倔強地忍淚說不痛。接著他往往會笑著看我,沉靜地提醒我:「孩子,痛是一回事,忍得住痛是另一回事,能不能從痛苦中得到經驗和學習,又是另外一回事。」

  

  父親生前與我的「連結」往往透過引導和啟發,讓我對發生在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事,習慣於在「思索」中尋找各種可能性的答案。而「思索」既成為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累積下來的心得日益更多──也是在這樣的「連結」作用,今日才會有這本書的誕生。

  

  能夠透過寫作出版用文字與不知名的人對話,不知道算不算是一種重大成就?無論如何,我都要說:「是我父親的偉大領導,讓我達成寫作出版的結果。」

  

◎ 領導美學的基礎是優雅 

  

  領導美學著重進退之間的優雅,因而行動有序,過程有方,結果美妙。一個好的領導者,能夠了解人與人之間真正的互動關係,他們能夠清楚分辨事情的輕重緩急,讓自己氣定神閒,從不慌張、絕不憤怒,更不會在驚亂中作出任何決定。而他們的態度,將會感染團體中的每一個人,讓大家能夠把事情做得更好。

  

  記得我剛踏入職場的第一年,有次在辦公室與人談話太專心,沒有注意到機關首長朝著我們走過來,直到發現他就要從我身邊走過了,我才急急忙忙地想要讓路給他通行。誰知道我一退,身體不小心地撞歪了辦公桌,還碰撞出好大的聲響。那位機關首長為此瞪了我一眼。他的怒目讓我更緊張了,慌亂到手腳都不知道該怎麼擺才好,遂又在轉身之際,意外揮手打翻了桌上的一個茶杯,茶杯摔破了,也灑了一桌、一地的水。

  

  今日回想,固然當年身為菜鳥的我經驗不足﹝撞歪辦公桌﹞,但也是那個機關首長的態度造成了更嚴重的問題結果﹝又打翻的茶杯﹞。如果在我撞到桌子時他能夠給我一個笑臉,對我說聲:「不要緊張、慢慢來。」那個杯子絕對不會摔破,結果不會如此難堪。

  

  後來,我有機會在台北監獄擔任戒護科長,固然年紀依然青澀,但是幾年工作下來,已有足夠的工作經驗。當時由台北監獄管收的受刑人高達五千多人,難免有人因病在監去世。這種事發生時,必然會進行調查,若是戒護人員管理有失,除了記過處分,可能還會吃上官司。

  

  我的印象很深,有一次監內的某位受刑人去世了,依循規定,監方立刻報請檢察官和法醫前來驗屍,經過法醫檢驗後,發現死者胃中的酒精值含量高達○、二九,遂記載於驗屍報告中。後來家屬據此提告,檢察官也懷疑是否我們管理不當,讓受刑人有機會喝酒,間接造成受刑人死亡,於是開始對這件事進行偵訊調查。

  

  當檢察官開始偵訊調查此事後,機關內亂成一片。負責直接戒護管理該受刑人的同仁大喊冤枉,辯稱:「酒類飲料在監獄裡是非常嚴重的違禁品,而且受刑人喝酒後會臉紅,太容易被發現,他再傻、再笨,也不會讓受刑人有喝酒的機會。」緊接著,幾位監獄高層長官紛紛責怪我,他們的指責不外乎是──身為科室主管的我,為何讓這種事情發生?

  

  罵人容易做事難,長官責怪我,卻沒有指示任何因應對策。笑罵由人,任由他去吧。幸好我早就想好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了──我知道,人死後,腸胃不再蠕動,殘留在胃中的食物無法消化,隨即沉澱發酵,釀成某種程度的酒精成分;我所不知道的,在這樣的情形下酒精濃度會到什麼樣的數值而已。我打電話到調查局詢問。調查局人員在電話中告知,這種情形可能造成的酒精濃度數值在○‧三以內都算正常。

  

  科學方法能讓真相說話!調查局所提供的科學真相讓檢察官和家屬無法繼續追究,這件事不了了之。如果我跟著大家一起慌亂,只會罵人,卻不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件事衍生的風波,就算最後的結果沒事,也會造成某種程度的傷害。

  

◎ 展現適當的自我克制 

  

  二○○七年美國人所拍攝的電影《王者天下》的劇情內容裡,基督徒和回教徒因為耶路撒冷聖城之爭,雙方衝突來到不得不戰的臨界點;於是,基督教十字軍的領導者和回教徒領導者撒拉丁大帝,分別領軍在沙漠中對峙。誰知兩人陣前交談後,各自撤軍離開,避開了一場必然會造成慘烈傷亡的戰事。其實,並非兩人不想交戰,而是雙方都沒有絕對必勝的把握,領軍對峙,是雙方的衝突在臨界點上必須找出口宣洩。

 

  顯然他們了解領導美學的真諦,各自展現了強大的戰鬥意志後,見好就收,避免了一場不分勝負、沒有意義的死傷戰役。

  

  這部電影說明了:「領導美學讓領導者在展現強大意志的時候,依然能夠適當地自我克制。」

  

◎ 讓死氣沉沉的團體活躍起來 

  

  二十世紀六○年代甘迺迪當選美國總統,他選任家族中的羅伯‧甘迺迪﹝Robert Kennedy﹞掌管美國的司法部門。羅伯上任後發現,該部會了無生氣,司法人員毫無理想鬥志。羅伯知道:「真正關心問題的人,首先之要不是找人責怪或處罰,更不是悲嘆,而是努力找出人們的理想為何破滅?人們為何會覺得事不關己?」他據此原則,開始一連串的改革措施,試著重新建立美國司法部人員的理想性和鬥志。

  

  從他開始,接續了後人的努力,終於完成今日美國司法部的風貌,也扭轉了當時橫行於美國社會中的「黑金現象」。﹝備註:二十世紀六○年代美國社會中的義大利黑手黨和愛爾蘭黑幫,透過金錢賄賂手段,勾結警察和司法部門,得以肆無忌憚地為非作歹,造成當時美國境內非常嚴重的「黑金問題」,惡質性比起同世紀九○年代台灣的黑金問題更加嚴重許多。美國總統甘迺迪責求其弟羅伯‧甘迺迪推動司法改革掃黑,筆者思忖,這很可能是甘迺迪總統被暗殺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這場美國六○年代司法部的變革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善用領導美學的領導者,有辦法讓一個死氣沉沉的團體重新活回來。」

  

◎ 建立適當的團體文化 

  

  我大弟先前在某家上市的電子IC設計公司工作。依據該公司的目標屬性,應該強調的是員工的職能創造力和創意。原本的領導者也著眼於此,逐步促成團體文化建立於自由的風氣之中,就是為了讓員工展現出最大的創造力和創意。公司在他領導的那五年裡,每年的盈餘都接近一個資本額。

  

  但是這個優秀的領導者,在公司內部的「政治」鬥爭中,被剝奪了職權,退居幕後擔任沒有實權的董事長職務,來了一個新的總經理。

  

  這位新的總經理採用霹靂手段的嚴格管理制度,為了建立他心中理想的公司工作文化,他甚至公開要求同仁午休時間必須在公司裡面吃便當,不得外食,還把這件事列為評定年終考績時重要參考;還有,誰要是經常在晚上九點前就離開公司,都會遭到他的質疑詢問。

  

  沒有幾個月,這家公司裡許多有能力的職員,不願意接受這種管理方式,陸續辭職,我大弟是其中之一。

  

  因為我大弟是辭職者的其中之一,基於感情因素的迴避性,我就不深入討論他的管理手段是否正確了。但以結果來論,該領導者的績效目前是「零」。

  

  該公司在他領導的一年中,新的IC設計產品遲遲無法完成,只能靠著以前的舊產品維持營運績效,同時還失去許多晶圓公司的舊訂單。

  

  在本書出版之前最後定稿時,我和大弟又見了一面,得到那間公司的最新訊息是──該領導人因為管理績效不彰,在董事會上被迫去職。

  

  據此,我們可以發現:「領導美學讓領導者能夠因應不同屬性的團體建立適當的團體文化。」

  

◎ 春風效應 

  

  連結作用可能產生的影響變化是如此無限巨大,團體必須「連結」在情感之中才會有無比的向心力,遇到事情時,才會有人自告奮勇、挺身而出,同時團體中所有的成員,也會因為情感的激勵,做出最大的奉獻。就算領導者只要求八十分的績效,他所領導的團體也可以交出九十分的成績單──彷彿春風拂過,大地一片新綠。

 

  至於那種採用霹靂手段、不談情感的領導方法,理論上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收到效果,但是長期下來,團體之間的「連結」系統很有可能會因之崩潰。屆時,團體中彼此之間互不信任、互不關心,團體分眾「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遇到事情沒有人願意挺身而出,犯錯時大家遮遮掩掩,導致可能釀成更大的問題。同時,運用這種方式管理的領導者,他的眼前所見,自己所領導的團體似乎忙碌且認真,卻很有可能只是屬下偽裝出來的假象,未必能真正把事情做好。

  

◎ 放風箏的人 

  

  關於企業經營,有些領導者在經濟景氣好的時候讓團體的表現更好,有些領導者則是能夠帶領團體度過難關危機,但是深諳領導美學的領導者懂得在不同的「時機」採取不同的因應作為──處在危機時刻,他們能在混亂中建立秩序,且於複雜的狀態中抽絲剝繭後,找出適當的方法對策,引領團體前進;他們就像置身大海狂風巨浪中,親自掌舵的老水手船長,一定能夠帶著夥伴安全返航。若在平靜美好時光,一個優秀的企業領導者能夠設定目標,然後絕對的信任屬下,充分授權,讓整個團體發揮出最大的創意和速度;如此一來他所帶領的企業團體,有機會化身成為靈敏的巨漢,在商場中到處攻城掠地──像這樣的領導者,有如一個放風箏的人,穩穩地握住線頭,不斷地放線,讓風箏自由飛向無止境的天空。

  

◎ 激勵人心的救世主 

  

  通常人們口中所謂的「領導力」涵蓋廣遠,例如:過人的才華、超卓的信心、遠大的目光、獨立思考的能力、追求正義的熱情、冒險犯難的精神、身先士卒的勇氣、身心兩面的剛毅和堅定、擁有智慧、認識自己、了解人性的複雜程度、能夠妥善地處理人際關係、能夠建立自己的社會資源網絡、能夠掌握關鍵時刻、能夠通曉進退分際……等等。但是擁有以上全部的才能,卻未必能夠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因為,這個世界不缺領導人才,缺的是能夠激勵人心的救世主。

  

  世俗眼中對於領導者的討論往往侷限在領袖氣質、魅力、能力、勇氣……等等,但是,除了這些之外,一個真正優秀的領導者,必須能夠從眼前的事物和累積的經驗判斷力中,激發出全新的想法和觀點,並且能夠將這些想法和觀點傳遞給別人,而且在他堅定地朝著自己的想法前進時,還能夠讓別人衷心地俯首追隨。印度聖雄甘地正是這類型領導者的典範人物,他在印度推行的「不反抗獨立運動」過程中,不靠能力機巧,單純藉由腦中的想法、心靈的指引和堅定地雙腳去實踐,終於讓印度脫離昔日大英帝國﹝日不落帝國﹞的統治。

  

◎ 成就自己,也成就別人 

  

  這個世界上的領導作為其實無所不在!並非政治和企業的高階管理者才需要所謂的領導力,事實上,大多數的領導行為存在於偏僻不為人知的角落裡。個人必須藉由心靈來領導自己一切的作為;我們養家糊口、教養子女也是一種領導作為;學校老師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更是人類歷史能夠「千秋萬世」的重要領導作為;還有醫生挽救生命、護士照顧病患、慈善家在社會上默默付出以及各種宗教的傳道士們在世界各地努力提振人性中的良知……等等,都是偉大高尚的領導作為。或許,這些人才是真正了解「領導美學」的人,因為──領導之美在於成就一件事和成就自己的過程之中,同時也成就了許多人。

  

◎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想要攀至領導美學的最高境界,無法藉由所謂「卓越的方法」來達成,領導美學所強調的領導行為是一種藝術境界的「創作」──就像西洋文藝復興時期三位藝術大師之一的米開朗基羅留在人間的那座大衛雕像,人們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和不同的心情之中,都會被觸動啟發各種不同的想法和感覺。因此,崇尚領導美學的領導者,他的觀點和想法必然有飽滿的哲思,對於事情的看法有「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卓越觀點。如此,真正深諳領導美學的領導者,帶領團體處理各種問題時,自然不會有所謂的標準答案,他們能夠因人、因地、因事、因時和因應不同狀況作出不同的回應,團體也能夠在他的領導下充滿各種巨大的可能性。

  

  而這也才是領導美學真正想要追求的妙境。

  

  

文章摘錄自《三思─工作、生活和心靈上應知的27個智慧法則》

作者:翁志銘

出版:2010年元月﹝網路、連鎖書店和各大書籍通路銷售中﹞

  

  

  
標籤:
瀏覽次數:206    人氣指數:4006    累積鼓勵:19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20100101《三思》出版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去買本《三思》吧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