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9045
 捷客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中秋節詩詞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每天七千步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年輕人也可能失智
作者: 捷客 日期: 2021.09.22  天氣:  心情:
健康主題館/40歲也可能失智 10大警訊及早就醫
2021-09-22 01:29 聯合報 / 記者許政榆/台北報導

● 台灣年輕型失智症患者不少
● 在65歲以前發病,病程發展快
● 初期症狀多是失眠、憂鬱、焦慮,易延誤就醫

別以為老人才會失智,青壯年人也會失智。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台灣失智症人口約30萬人,輕微認知障礙者約60萬人,其中約有1萬4000多人是屬年輕型失智症,人數不少。

一名40多歲業務經理,業務能力好,熟悉各零件功能,近年熟悉的工作頻出錯,也無法正常與人溝通、出席社交場合,嚴重影響工作。就醫確診為「血管型失智」,公司助他進行改善,由職能治療師進入職場,從旁觀察他認知功能退化狀況,為其調整工作內容,持續為公司效力,不因確診失智症「被退休」。

平均1.5年才有辦法確診

失智的定義,包括認知功能衰退、出現精神行為症狀、生活無法自我照顧等。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表示,年輕型失智症是在65歲以前發病,相較老年型失智症,病程發展更快,初期症狀大多是壓力大、睡眠障礙、憂鬱、焦慮等,容易被忽略而延誤就醫,平均耗費1.5年才有辦法確診。
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發病時大多還在職場服務,多數上有長輩、下有小孩,若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確診失智不幸被「退休」,除了心理壓力外,也會出現嚴重經濟壓力。

「職業功能」會先被影響
徐文俊指出,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的「職業功能」會先被影響,像熟悉業務頻出包,或懷疑同事偷東西等譫妄,變得容易焦慮、挫折、易怒而失眠,或許認知功能提早出狀況。

失智屬於症候群,並非單一疾病,起初症狀輕微,可能只有患者本身「有感」,例如電影「我想念我自己」情節,太太發現自己失智,先生卻不肯相信,即便經過醫師講解,先生仍不能接受太太失智。

徐文俊說,失智症在輕度階段時,仍有自我照顧能力,但可能出現在家附近迷路、重複問一樣的問題、注意力難集中、容易手忙腳亂等,也可能下錯判斷,導致公司錯誤投資釀虧損,影響嚴重。
徐文俊指出,年輕型失智症可透過十大警訊及早發現、及早診斷,前期發現病情,可協助他減少出錯,讓工作流程更順暢,提早職場風險管理,維護失智者工作權益,也避免公司損失。
標籤:
瀏覽次數:212    人氣指數:612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中秋節詩詞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每天七千步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