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4309
 Ayi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高雄捷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腦海中的橡皮擦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小隊由來
作者: Ayi 日期: 2008.04.10  天氣:  心情:

pic::計六六小隊
閒暇之虞,動手做了這兩隻

後來發現這群人跟我有著相似的童年
史考特~基紐特戰隊等等...這樣也形? 搞笑大隊


話說,由於參加競賽又愛動手作東西,我也就因此負責了國科會的某一個project.
在主持人與研究生會議裡頭,巧遇了自己高中同學-賴胖.
不過,現在已經不能叫他賴胖了,那麼好聽一點就叫做大象吧

大象已經要畢業了!! 博士班畢業.
花四年時間就拿到碩博士學位,這已經不是普通的能人了
不過跟我相同的是,他也被自己指導教授留下來繼續升造
今天....真是謝謝你啦!!




研究計畫書



  1. 研究題目背景分析


  從90年代初,Xerox Parc 計算機科學實驗室前主任(Mark Weiser)提出了「普及運算」(Ubiquitous Computing)的願景(Weiser, 1991),到現在世界各國無不積極推動U化生活環境,建構未來的智慧生活空間,行政院也將「u-Taiwan」規劃「挑戰2008:國家發展計畫」的發展重點之一,所謂「u-Taiwan」,指的是Ubiquitous無所不在,希望讓民眾隨時隨地都能夠取得網路服務,隨著普及運算(Ubiquitous Computing)時代的來臨,在電子通訊產業與生活空間整合的智慧型平台逐漸成形之際,未來智慧居住空間等相關研究議題,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最先進的學術研究與產業發展重點目標,這對傳統建築與環境設計而言,是一項新的挑戰,因為除了傳統的建築配置計畫,還需要發展智慧生活科技(Smart Living Technology),考慮居住生活層面的各種使用形式介面的人機互動設計。



  1.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現今的互動設計領域裡,互動設計所面臨的挑戰,乃是大部分的互動產品聚焦在技術上的發展,隨著產品日趨複雜、功能建多,設計師要解決使用者的使用問題也日漸增加,其中「經驗」是互動設計的初衷之一,因此有必要重新檢視使用者再使用互動產品時的經驗,也因此經驗設計在此就變的非常重要,尤其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不同的族群擁有不同的科技生活經驗,甚至包括沒有這些科技生活經驗的族群;如何才能將不同族群的科技生活經驗擴展至傳統舊有生活經驗,同時又能改善現有科技生活經驗新增的問題,甚至創造出不同於以往的科技生活經驗,卻又帶給人們更多便利及舒適的經驗是本研究之主要動機。
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簡稱 AR)是近來新興的科學領域,具備結合實虛、空間定位、實虛互動等特點,在醫療手術、工業設計、市政規劃、軍事模擬、教育培訓、文化娛樂等領域皆有廣泛應用的前景。在現今U化生活環境被推廣的前提之下,針對未來智慧居住空間提出一個個人化的經驗的載體-空間代理人(Space-agent, 本文以S@gent稱之),試圖創造新的科技生活經驗解決方案,在現有的面板整合系統基礎之下,加強或改變用戶在實體空間的經驗。
本研究提出一個空間代理人擴增實境應用方案,此系統方案包含了(
1)輸出輸入介面(2)主系統(3)服務中介層,當使用者使用此方案時,空間經驗如何被強化或改變,透過設計介面讓使用者更輕易更直覺地在實體空間中感知虛擬訊息,來強化不同使用者彼此空間認知、分享概念(Share ideals)、突破時空的情感溝通橋樑、以及達到人機互動等目的。



  1. 文獻探討:敘述你曾經看過的相關論文、書籍。


Ubiquitous Computing的發展,賦予我們生活的環應與模式一個重大改變的機會,隨著此領域的逐漸成熟,人們開始進一步討論ambient intelligence,並提出Calm的設計概念(Mark Weiser, 1996)。關於實虛互動的方式,Ishii認為,以人類日常物理的觸覺經驗為基礎,Tangible方式的介面可以抓住使用者的中心注意力,就如同光、聲音、氣流及水這些ambient的顯示媒材,Tangible適合讓人感知背景資訊(Hiroshi Ishii, and BryggUllmer, 1997)。同時,在視覺呈現的研究領域,資訊如何視覺化被熱烈的討論,Judith Donath認為,視覺化的資料,天生適合於強烈刺激人的感官,而不是精確的描述統計資料,並與Hyun-Yeul Lee, Danah Boyd, and Jonathan Goler2001年,提出以不同尺度層級的圖形,將Usenet視覺化的概念(Judith Donath, Hyun-Yeul Lee, Danah Boyd, and Jonathan Goler, 2001)Ethan Perry則以人形視覺化的方式,緊密結合資訊於人形圖示中,讓觀察者更加直覺地感知資訊(Ethan Perry, and Judith Donathe, 2004)。這些研究企圖改善人類的科技生活環境經驗,本研究依此大方向針對目前智慧生活居家整合生活經驗所面臨的困境,運用擴增實境等設備將圖形化的程式介面疊影在現實生活空間之中,並透過手勢加以控制回報主要系統。



  1. 研究方法與設計:為了實現本論文之研究目的,且建構研究理論的基礎,本研究將透過下列的研究方法架構本論文的完整性。


1) 研究範疇與需求確認


2) 硬體與軟體開發架構


3) 實際應用測試與檢討


4) 成果展示與回饋




  1. 預期成果與貢獻


結合南區智能生活科技中心,結合現有資工所提出的整合式電視面板的基礎之下,同樣透過Zigbee無線通訊協定遠端即可遙控室內空間之電器用品。


家庭-TV拷貝.jpg家庭-廚房拷貝.jpgy在生活之中,


家庭、醫院、賣場、設計師、展覽館、教學空間。



  1. 參考文獻



1)Reflective Practitioner, Schön, 1991


2)Creativity Research Joumal, Goldschmidt, 1991


3)Method for granting a user request having locational and contextual, Mark Weiser, 1996


4)Automotive information systems, Hiroshi Ishii, and BryggUllmer, 1997


5)Judith Donath, Hyun-Yeul Lee, Danah Boyd, and Jonathan Goler, 2001


6)Ethan Perry, and Judith Donath, 2004


7)Context-awareness in wearable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 Abowd, 1998


8)Ambient Intelligence, Shadbolt, 2003


9)Tangible bits: towards seamless interfaces between people, bits and atoms, Ishii, 1997
10)Developing the Drift Table, Boucher, 2006


11)User Sketches: A Quick, Inexpensive, and Effective way to Elicit More Reflective User Feedback, Tohidi, 2006


12)Getting the Right Design and the Design Right : Testing Many is Better Than On, Tohidi, 2006


13)Cognitive processes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blem solving, Chan, 1990


14)Reflective Physical Prototyping through Integrated Design, Test, and Analysis, Hartmann, 2007


15)Experience Design vs. Interface Design, Buxton, 2005


16)Interface in Form: Paper and Product Prototyping for Feedback and Fun, Hanington, 2006


17)http://www.arduino.cc/







以下是博士攻讀計畫:



  1. 攻讀動機


  國科會近來積極推動未來智慧居住空間,同時也在三年一億五千萬的計畫裡頭在成功大學成立了南部智能生活科技中心,這個中心集結了各個領域的人才,包含資工、電機、工科、設計等領域,跨領域的合作式整合平台已是成功大學所具備的優勢環境,透過這樣的環境,除了能充分運用科技中心支援持續性的從事自己感興趣的議題,一方面也能完成學業以及研究計畫甚至畢業之後未來發展的可能性,當中,能夠與其他領域的合作學習更是筆者選擇繼續升學的意願之一,並期待自己能在未來的博士生涯能具體發揮所能。



  1. 學習計畫與未來規劃


  筆者過去在建築系除本科系的科目之外,也修習過程式語言課程,暑假至台大修習過資料結構課程;研究所攻讀期間,除了學習基本電路之應用外,關於硬體方面(電子電路)與軟體(程式語言)則有更進一步的深層研究及應用,此外,對於認知行為科學也都略有接觸,由於筆者對於互動設計領域有著極大的興趣,未來入學後除了將針對自己能力較為不足的地方開始加強,也將持續深入討論科技智能生活等議題。而具體的學習方針如下:
1)
與志同道合的夥伴組成相扶持的學習夥伴,透過彼此互相學習其他領域之才能,在此筆者想學習資工、企管及財管領域之才能
2)
在第一年內修博士課程,並加強語言與撰寫文章能力,並期望自己將來也能透過撰寫計畫書來取得自己所需的研究資源。
3)
之後的兩三年內,申請國外交換學生,體驗不同於台灣的學習環境
4)
未來的四五年內,拿到博士學位。



  1. 自我能力評估


文章的撰寫,甚至口語上的表達仍是筆者有待加強的核心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將在入學之後持續加強外語能力的聽寫,並期望有機會藉由交換學生等方式出國深造。


標籤:
瀏覽次數:65    人氣指數:1265    累積鼓勵:6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高雄捷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腦海中的橡皮擦
 
給我們一個讚!